[17]胎患者,胎患内障也。食少者,胃弱也,诸虚皆禀于脾胃,宜香砂六君子汤减去砂仁加当归服之。
痛多减一丸,痛少服二丸,以瘥为度。<目录>外科卷下\刺灸心法要诀镵针即今箭头针,主刺皮肤邪肉侵,毋令深入泻阳气,邪正相安荣卫均。
以其小而尖,故称目锐眦也。[21]从承满下一寸,亦旁开中行二寸,梁门穴也。
当归一钱 赤芍药一钱 麻黄八分 黄连一钱 荆芥八分 大黄一钱 栀 右为粗末,以水二盏,煎至一盏,食后,去渣温服。三焦俞治胀满疼,积块坚硬痛不宁,更治赤白休息痢,刺灸此穴自然轻。
[12]从巨骨穴上出于柱骨之会上,言会于督脉之大椎穴也; 自督脉大椎穴入交足阳明胃经之缺盆穴。注:[1]足少阴肾经之脉,起自足太阳小趾之下至阴穴,斜趋足心涌泉穴, 出然谷穴之下,循内踝后太溪穴,从太溪别入跟中大钟穴, 从大钟循行水泉、照海、复溜、交信穴,上腓内筑宾穴也。
[3]天晚阴长,则天时之阴,助人身之阴,能视顶上之物,不能下视诸物 ,至天晓阳长,则天时之阳,助人身之阳,而眼复明矣,宜用补肝散条文:干涩昏花肝肾病,酒色劳瞻思虑伤,四物五子车前子,覆盆枸杞菟丝当, 熟地川芎芍地肤,五胆膏宜外点良。[3]内捻为之补,外捻为之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