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、术之甘温里也,甘草甘平和中也,干姜辛热散寒也。虽有身痛,其脉不浮细,故不可发汗。
已得甲子,阳气渐盛,天未温和,此为至而不至也。咳多饮病,小便应不利,若小便利,知无饮也。
然肺胀之中,又分风、寒、表、里,饮多、风少、风多、饮少之治。是秋敛冬藏,阳气在内,有藏之义,故秋冬衄者阳明。
言其面赤而四肢软也。府属阳,两阳相比,则非如阴之凝,故寒气感则发,否则已。
初服得微汗,则解能食,汗出复烦者,服五合,恐一升多者,宜服六、七合为妙。审其证,自汗出,历节疼不可屈伸,询其由,得之于饮酒汗出当风也。
味过于咸则伤肾,伤肾则骨伤,骨伤则枯不能立,名曰枯也。阳气既奔于上,极必退下,退下则阴股间热,与阴相动,所以必然也,虽令知觉冥,身不仁而不死,此为尸厥也。